植保知识

硼肥的作用

什么是硼肥?

硼肥,是具有硼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常规硼肥是指以硼砂、硼酸、硼镁肥等为主的硼化工制品作为农业用的微量元素肥料。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以硼酸分子的形态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对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运有重要作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
硼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属于微肥,它能促进作物体内糖的运转和代谢,增加蔗糖的合成,加速蔗糖的转运,从而增加作物的结实率和果树的坐果率。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缺硼时,籽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完全不能形成,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缺硼土壤在南方和北方都有,所以合理施用硼肥对农业种植有重要的意义。

硼肥的作用

硼对作物生理过程有三大作用:1,是促进作用,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植物体内含硼量适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机物供应,使作物生长正常,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2,是特殊作用,硼对受精过程有特殊作用。它在花粉中的量,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使授粉能顺利进行。作物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表现出“花而不实”的病症。3,是调节作用,硼在植物体内能调节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抑制,发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坏死。硼还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和促进作物早熟的作用。4,硼可以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增加作物果实糖的成分,从而增加作物的结实率和果树的坐果率。5,硼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伸长。硼还能使作物花粉萌芽快,并使花粉管伸长迅速进入子房中,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6,硼能够提高豆科类蔬菜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加固氮量。并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与抗病害的能力。

6种容易缺硼的土壤

(1) 含全硼量低的土壤。例如,酸性火成岩发育的土壤。
(2) 石灰性土壤,特别是含游离碳酸钙多的土壤。
(3) 淋溶强烈的酸性土壤。
(4) 质地较轻的土壤。如沙土、风沙土等。
(5) 有机质含量低或很少施用有机质肥料的土壤。
(6) 大量使用石灰的酸性土壤,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缺硼现象出现。
(7) 酸性的腐泥土、泥岩土等有机质土、沼泽土。
(8) 氮肥、钾肥施用过多的土壤。

作物缺硼的表现

1,蔬菜缺硼生长点萎缩、死亡,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如结球白菜、菠菜、食用甜菜、莴苣等苗期常发生。另外,蔬菜缺硼还会导致茎及叶柄开裂、短粗、硬脆,如芹菜的“裂茎病”,老叶叶柄组织开裂,出现多量裂纹、裂口,棕褐色或黑色,粗糙、硬脆。大白菜叶球内叶中肋褐色开裂。番茄叶柄及叶片主脉硬化、变脆。洋葱 的管状叶僵硬易碎,基部产生梯状裂隙等。

2,作物严重缺硼时会影响到作物的叶、花、果及根和茎的正常生长,使外部形态发生异常,可以根据这些异常,直接判断作物缺硼的状况。此外,当作物缺硼时常常会出现幼嫩部分,新叶畸形、皱缩,叶脉间不规则褪绿,常常呈现烧焦状斑点。作物的叶往往叶片变厚变脆、畸形,并变成深黄绿色或紫红色斑点,枝条节间短,出现木栓化。缺硼时,作物根系则变粗短,有褐色,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常常死亡。常见的有甜菜的心腐病、萝卜的溃疡病、芹菜的裂茎病、樱桃的缩果病、葡萄的落花落果、香蕉的叶片畸形及猕猴桃的落花落果症等。

3,果树缺硼的表现:作物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花器官,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花粉粒发育不良,形成“花而不实”、“实而不果”、“果而不良”等现象。葡萄“大小果”、“夹馅果”,苹果“缩果”,及果树落花落果、座果率低、畸形果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缺硼所致。

我国将在县域农村建成一批就地就近的风电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戴小河)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

驭风行动明确,建成的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同时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

行动遵从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村企合作、惠民利民,以及生态优先、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各地农村风能资源和零散空闲土地资源为基础,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村为单位,以村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收益共享为目的,以符合用地和环保政策为前提。

在政策支持方面,行动明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零散非耕地,依法依规办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用地。

据介绍,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对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来源:新华网

苹果树萌芽管理

春雷乍响迎惊蛰,万物生长喜仲春。进入春季后,天气开始回暖,又到了苹果树萌芽的季节果树体液开始流动,果树芽点“蓄势待发”。而对果农朋友而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开始进入忙碌的阶段,这一时期田间工作重点是促芽、病虫害预防、肥水管理三个方面。

芽体管理

抓紧冬剪 目前还有部分地区还未完成冬剪工作。冬剪时间控制在萌芽前20天左右完成。如果果树已经萌芽且修剪还未结束,体液流动快,极易造成伤流,损失大部分营养,削弱树势,影响芽点分化。

刻芽促芽 对于萌芽率低、成花率低、不易形成中短枝、生长势往以及结果晚的品种,可以通过刻芽操作来进行促芽。刻芽时间需要根据刻芽的目的进行规划,如果是想要促进幼树长枝的生长,扩大树冠,则需要在萌芽前15-30天左右进行,如果是想促中短结果母枝,则需要在萌芽前7天进行即可。刻芽时间管理同冬剪相同,过早操作易使枝干失水受冻干枯,过晚易伤流严重,减弱树势。

露红阶段病虫害预防

果树花序露红期到花序分离期,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尤其对极易发生的黑星病、霉心病、白粉病以及红蜘蛛和金龟子等有很好的灭杀效果。

清园杀菌剂建议选择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氟硅唑、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搭配中生菌素、多抗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清理,杀虫剂则建议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具体用药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且需要在安全间隔期内用药,以免误伤蜜蜂。

萌芽用肥,预防冻害

现阶段最重要的管理,莫过于春季施肥。一年中苹果根系生长有三次高峰期,分别是3月上旬至4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9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春季施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刺激第一次根系生长,增强树体抗性,更是为了满足果树萌芽、开花以及新梢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提高果树的成花座果率。

对于渭北-陕北果区保水保肥性差的旱地果园,更要严格掌握果树春季施肥时期与方法,追肥时间不能过早,一般在萌芽前1周施萌芽肥最佳,即第一次根系生长高峰阶段。不同区域果树萌芽时间有细微差异,不同树龄树势与挂果量在施肥配方与用量上也有所差异。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以陕西洛川为例,当地“嘎啦”、“富士”、“秦冠”等品种,往年4月花期冻害普遍发生,减产明显。所以今年想要有好的收成,冻害就需要提前进行预防,预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寒潮来临前,提前灌水,延迟花期2-3天;

2.叶面用药时,可以搭配氨基酸,海藻酸以及磷钾肥进行;

3.土壤用肥,使用海藻酸或氨基酸肥料,搭配速效氮肥进行根施;

4.熏烟预防,夜间温度降至2℃点火,升烟增温;

5.对于计划新种植果树的果农,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或砧木;

针对已经受冻害的果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修复生长。受冻后可通过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祖安动物源氨基酸叶面肥以及海藻肥进行修复,补充养分,减少冻害带来的损失。

西瓜如何种植

西瓜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水果,它需要温暖、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环境才能生长。以下是种植西瓜的基本步骤:

选择适合的品种: 西瓜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包括大型和小型、籽和无籽等。根据你的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准备土壤: 西瓜生长最好的土壤是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并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施肥。

播种或移植: 如果你选择从种子开始,可以在最后一次预计霜冻过后的地面上直接播种。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购买已经成活的幼苗来移植。

提供足够的空间: 西瓜需要充足的空间来生长。将植株间距保持在3到4英尺(约90到120厘米)之间,行间距保持在6到8英尺(约180到240厘米)之间。

给予充足的水分: 西瓜需要大量的水分来保持生长和果实的发育。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需要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控制杂草: 保持西瓜田地的清洁,及时除去杂草,以减少竞争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施肥: 在西瓜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期施肥。可以选择有机或化学肥料,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植株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施肥量和频率。

支撑果实: 当西瓜开始生长时,你可以选择将果实放在支撑物上,以防止其接触到地面,减少腐烂的风险。

控制病虫害: 定期检查西瓜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病虫害问题,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收获: 西瓜通常在生长季节的后期成熟。根据所选品种的特征,果实表面变得稍微发黄并出现熟透的斑点时,可以开始收获。使用剪刀或刀具将果实切下,留下一小段茎部。

以上是种植西瓜的基本步骤,当然,具体的方法可能会根据你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种植目标略有不同。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生物育种再提速 建设农业机械化产业生态

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文件进一步将目光聚焦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受访专家和企业表示,农业科技创新在“三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物育种、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多方合力正加快形成。

大面积提高单产

今年文件的第一章节,仍然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文件要求,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四年将年度产粮目标锁定在1.3万亿以上。四年来,文件对于产量的要求愈发具体。2024年,文件更进一步将目光聚焦到单产提升上。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日前表示,2023年粮食生产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大面积单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灾害影响。

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据测算,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8.8个百分点,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3%以上。

文件还要求,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布局出发,让主产区共享粮食产业链延长和粮食附加值提升带来的效益极为必要。“未来应在全面核算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促成农民种粮得利、政府抓粮获益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孔祥智说。

生物育种再提速

实现大面积提高单产,离不开生物育种,离不开种业振兴。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正式开展的第四年,自从我国将种业确立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后,种业就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记者在名单中发现,共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包括隆平高科子公司北京联创种业、河北巡天种业、湖北惠民;大北农旗下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云南大天农业有限公司;丰乐种业旗下四川同路农业有限公司等。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需通过品种审定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首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发放,进一步推进了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使生物育种在2024年得以再提速。

建设农业机械化产业生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文件要求,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

记者日前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3年农业农村部稳步推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同时为了加快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进程,多地加快农机创新产品熟化应用基地建设,并拿出真金白银推动农机装备研发攻关。

相关上市公司也将农业机械化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中联重科旗下中联农机为例,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响应国家号召,公司加快进军丘陵山地农业机械领域步伐,对丘陵山地产品进行了战略布局,从动力平台和栽植机械入手,进行产品开发。

“轮履复合式混合动力平台已进入试制阶段,履带式无级变速动力平台进行立项评审,进行新一轮的市场调研。”中联农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升级,开展三化技术项目267项,其中“丘陵山地适用高效智能农机装备研发”项目入选“湖南省2023年度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下一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方向应该是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让企业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先进科研设备,让企业需求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直接对接,促进科技成的研发和应用。”孔祥智表示,企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应用主体应共同发力,形成自主可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质量农业机械化产业生态。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土壤调理

随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意识到——健康的土壤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保障!那么土壤健康有哪些指标呢?如何判断您的土壤是否健康呢?
土壤健康的主要指标——
土壤健康指标可以分为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这些特征受到土壤的管理方法比如耕作方式、轮作等影响,用来决定土壤的健康状况。这些指标属于土壤健康动态指标,而且与土壤有机质关系紧密。土壤有机质在确定土壤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
1、物理指标:包括土壤结构、土壤容重、水分渗透率、团聚体稳定性等。这些指标影响着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有效性,对植物生长极其重要。
2、化学指标:包括土壤pH、CEC、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含量等。
3、生物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动及其分泌物。
大家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土壤是否还是它原本的那个样子。是否已经生病了!一、土壤有机质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很少,理想的有机质含量约在5%左右,在中国大多数的农田中,有机质的含量只有0.7%-1.2%。但是,它对于土壤肥力、作物健康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往往表现为透水透气性好、供肥能力强、不容易出现板结以及盐渍化的情况。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于作物的产量也有着很大的联系,据调查,中国大多数土地的有机质含量为0.7%-1.2%,我们称之为“黑土地”的东北地区的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从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1个点的提升对于土壤的肥力至关重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它呢?二、土壤微生物

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助于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团粒结构,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在我们的农田中,微生物的作用尤为重要,杂草、作物的枯叶、杂草的烂根以及施入土壤中的粪便都需要微生物才可以腐烂分解,释放出养分,形成腐殖质,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药、化肥被大量滥用的今天,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农残危害,帮助土壤恢复健康。三、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理论,那就是木桶效应,即木桶上最低的板决定了木桶盛水的容积。这在我们的农业生产中同样适用,那就是蔬菜的产量是由含量最少的养分决定的,也就是土壤中有一种需要的营养元素缺乏,即使其他的营养物质再大量补充也不会获得良好的产量。
当我们在农业生产时会发现,当作物不健康时,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某一个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缺失而导致的,我们就只有去再专门补充这一元素。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购买提供N、P、K的化肥中金额的30%用作为作物补充中微量元素上,那么我们还需要再去专门补充这一元素吗?而且当作物的各种元素都有充足的补给时,健康的作物就会生产出优质的果实。四、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欢的土壤,将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种在北方,及时将它放在温室中提供同等的热量,如果土壤还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会生长得很好,那是因为每个作物都有自己喜欢的酸碱度。
在酸性的土壤中,土壤中的磷酸容易和铁、铝结合成不溶物而被固定,影响蔬菜对磷的吸收;钾、钙等元素易被过多的氢离子取代而淋湿掉;另外,酸性土壤中铜、锌、锰、硼等微量元素溶解增大,如果再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加入,那么很可能使作物受害。
在碱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根又易于钙结合成难溶的磷酸钙,降低肥效。还会固定铁、锌等元素,影响作物的吸收。五、盐分

如果持续向土壤中施加化肥,那么化肥的残渣就会残留在土壤中,土壤全盐含量必会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盐含量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土壤便会有盐渍化的趋向,同时由于全盐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将直接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
土壤中的盐分可以反映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情况,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土壤是否健康,是否适宜种植作物。如果土壤的盐分过高,轻者作物就会生长不良,严重的会出现作物死亡的现象。六、有害物质

土壤中既有各种养分、有益微生物,也有很多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大量积累在土壤中,势必会对蔬菜产生危害,影响蔬菜生长。
重金属不仅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还会与某些元素产生拮抗作用,也会影响植物对某些元素的吸收。例如:Zn、Ni、Co等元素能严重妨碍植物对磷的吸收,砷影响植物对钾的吸收,As可直接毒害根系,抑制根系生长,甚至腐烂,影响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阻碍水分运输,干扰酶促反应。

滚动至顶部